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推动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育人水平,11月12日,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召开菁华国贸教学沙龙(第二十一期),本期沙龙主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暨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
学院教师首先集中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全文,在此基础上,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各教研室结合学科特色与教学实际,围绕全会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展开深入研讨,凝聚育人共识。
一、国际贸易教研室:聚焦核心要义 深化教学融合
国际贸易教研室主任马斌聚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核心内容,详细阐述了将全会精神融入教学的重要性,与会教师围绕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内涵、提升理论研究水平,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推动科教融汇与理实结合,创新教学模式方法,修订完善教学大纲与教学设计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二、世界经济教研室:锚定学科特色 探索融入路径
世界经济教研室备课会以“深入学习全会精神”与“探讨课程思政融入路径”为主题,采用集中领学、主题发言与自由研讨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支部书记蓝天带领教师系统学习全会公报核心内容,重点解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等与世界经济学科密切相关的部署要求。教师们结合《世界经济》《数字贸易导论》等课程,深入探讨思政元素融入思路,一致认为全会精神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教研室计划后续开展教学观摩、优秀案例分享等活动,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见效。
三、国际商务教研室:紧扣人才培养 强化实践赋能
国际商务教研室备课会备课会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锚定开放型人才培养”为主题,聚焦如何破解复合型人才培养“重技能、轻素养”的问题。教研室主任郑磊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学,分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国际商务人才能力需求新变化,结合“产才融合”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国际贸易实务》等核心课程中,融入“一带一路”跨境电商运营、智能技术赋能外贸风险防控等案例,构建思政与专业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搭建“校企协同”实践平台,让学生参与企业真实业务,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后续教研室将完善“课程-竞赛-研究”一体化育人模式,扩充思政案例库,深化校企合作。
此次集体备课会,是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和党的创新理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未来,学院将持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不断优化教学融合路径,把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为培养契合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经贸人才贡献力量。
撰稿:王暖欣 初审:王莽 复审:傅缨捷 终审:任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