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寒假,国际经济贸易学院38名学子满心热忱,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奔赴祖国的12个省、17个市,从乡村田野到城市社区,从文化传承到科技创新,他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行动诠释担当。在基层实践、专业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理论宣讲实践等主题活动中,他们以青春之名,开启了“践·行-新课堂”主题社会实践的精彩篇章!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意义非凡的实践瞬间,感受青年们在家乡热土上绽放出的璀璨光芒,见证他们在“新课堂”中的成长与蜕变。
接下来,让我们一睹研究生们的实践风采。
实践类别: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项目成员:王雪
实践概述:在“革命精神永传承,挺膺担当向未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大连市博物馆,深入了解了大连的红色历史。通过观看珍贵的历史文物、照片和文献资料,我们重温了大连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建设的光辉历程。博物馆中展示的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事迹,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厚植了爱国情怀,深刻认识到革命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奋勇前行的动力。我们将以革命精神为指引,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类别: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项目成员:张若雨
实践概述:我独自深入皖北革命老区,探访阜阳四九起义纪念馆与蒙城利辛红色纪念地。泛黄的文献、斑驳的弹壳,将1928年起义的壮烈重现眼前;利辛老兵张大爷的讲述,让我直面解放战争的硝烟与牺牲。实践期间,我拍摄素材、剪辑短片《阜阳四九暴动》,发布后获8000+次播放,网友留言“不忘历史”。站在纪念碑前,触摸锈迹斑驳的铭文,我终于懂得——红色基因不是课本里的铅字,而是扎根土地的血脉。它无需刻意唤醒,只需真实记录与传递。
实践类别: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项目成员:李梦雅
实践概述:此次实践以寻访王杰精神为主线,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体验,让我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触摸到信仰的温度。2025年1月,我去往江苏邳州王杰烈士陵园和山东金乡王杰纪念馆探寻“两不怕”和“三不伸手”的精神内核。爆破瞬间属于王杰的生死抉择,在录音素材与史料中反复叩击我的心扉。归程后,我果断加入了春运志愿者,王杰精神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丰碑,而是“三不伸手”准则下的点滴践行——不伸手索要,却愿伸手给予。这场实践让我懂得:英雄从未远去,他们活在我们接过火炬时奔跑的姿态里,活在每个平凡人选择担当的瞬间中。
实践类别:专业实践
项目成员:胡心竹
实践概述:在东北财经大学2025年“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中,我赴辽河油田一采油厂担任财务助理,开展了为期数周的实践调研。实践内容涵盖日常财务报表处理、预算编制与执行、发票和账单审核、财务数据分析、财务审计协助以及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等。此次实践,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熟练掌握了财务软件操作技能,提升了数据分析和预算管理能力,积累了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同时我也在与多部门协作中增强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兴趣方向,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类别:专业实践
项目成员:殷小雨
实践概述:寒假期间,我参加了山东省青鸟计划,在县财政局进行了一个月的实践。县财政局是负责全县财政收支管理、预算执行等工作的政府部门。此次实践的主要任务是整理2022年和2023年的所有档案资料。初期,我与其他人一起接收各个部门的档案。当所有档案收集完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将所有档案进行细分。在整理过程中,我发现部分档案存在文件缺失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与各个部门进行了沟通并顺利解决了问题。通过这次实践,我收获颇多,不仅了解了各部门的工作方式,也提升了自身能力。
实践类别:专业实践
项目成员:赵灿灿
实践概述:在寒假期间我参加了山东省的青鸟计划并在东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实践,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颇丰。实践期间,我协助整理文件资料,对各类政策文件进行分类归档,熟悉了政府办公的基本流程,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和文字处理能力。同时,我还帮助工作人员审理年报等工作报告,深入了解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深刻体会到政府工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升了办公软件操作等技能,还增强了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对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培养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未来,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孟德爽
实践概述:在实践活动期间,我深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考察农牧业生产状况。通过实地考察农田、养殖场,入户与农牧民交流,我全面了解到当地农牧业的发展概况、生产现状。这里农牧业基础良好,但也存在农牧民资金短缺、技术水平低、市场信息获取难,以及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我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依据调研结果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期望能为当地农牧业发展提供参考,助力其实现现代化转型,让农牧民生活更加美好。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冉燕
实践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和家乡发展的潜力。在村委会的工作中,我从文件整理到信息录入,逐步熟悉了基层工作的繁琐与细致,也看到了家乡治理的诸多细节。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为家乡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更提升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我意识到服务家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关注与参与,而我也将带着这份热情,继续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王晨瑜
实践概述:今年寒假,我回到家乡唐山玉田县,参与了县团委组织的“桑梓计划”社会实践。在应急救护培训中我掌握了急救技能,通过电商课程我认识到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助力,更在春运“暖冬行动”志愿服务中我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意义。这些经历让我从产业发展、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多个维度,真切感受到家乡的蓬勃生机。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青年与家乡是“双向奔赴”的关系:家乡发展需要青年力量,青年成长也离不开乡土滋养。作为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我将继续努力,把个人成长融入家乡建设的脉搏中,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担当。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王艺卓
实践概述: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我在家乡的街道办事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实习。实践内容涵盖基层工作学习、社区服务参与以及实际问题解决。通过与行政综合服务大厅的沟通协调,我明确了岗位职责,并提前学习了相关知识和技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资料整理、个体工商户服务等工作,过程中锻炼了我的沟通、应急处理等能力。此次实践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更是深入了解基层治理、回馈家乡的宝贵机会。今后,我还会关注家乡需求,致力于为家乡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张林枫
实践概述:2025年春节期间,我回到家乡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报名参加了家乡客运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在这段日子里,我亲身体验到了为乡亲们服务的乐趣与价值。帮乘客购票、检票,虽然工作看似简单,但每一次成功的帮助都能收获他们感激的笑容,这让我深感满足。通过与乘客的交流,我更加了解了家乡人民的需求与期待,也更加坚定了我要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谛。未来,我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建设,让桑梓之情在家乡的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杨梦洁
实践概述:我有幸作为河口区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一员,参与了“路警同心 守护安全”迎新春送温暖活动。这次迎新春送温暖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公路与公安部门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与特警大队的友谊,也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为自己能够参与这样的活动感到自豪,也为我能够在这样的中心工作感到荣幸。总的来说,这次迎新春送温暖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体验。它让我明白了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完成日常任务,更是通过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李宇洁
实践概述:在教育局膳食股与信访局的实践是一段充实且富有意义的经历。在膳食股,我深入了解了学校食堂的食材采购和营养搭配标准。通过参与日常的监管工作,我见证了教育局如何严格把控食品安全,确保学生能够吃上健康、营养的饭菜。同时,我也协助工作人员对食堂员工进行培训,提升了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在信访局,我感受到了教育领域中家长和学生的诉求多样性。我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协助工作人员做好记录和分类,为后续的处理提供准确信息。通过实践,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深刻体会到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明白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责任心和耐心。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王思敏
实践概述:为锻炼自己的能力,也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县城教育局计财股,通过参与项目申报、文秘会务工作,了解基层教育财政运作机制。计财股是最忙碌的股室之一,县里每个学校每笔经费的审批与下达都经过计财股,大家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把项目录入系统,再核对账务数目进行审批,务必做到严谨细致,不容许有任何的错误。再此期间我学会了很多,账目入库、审批款项,让我有了更加严谨的学习工作态度。
履践致远,淬炼青春。“践·行-新课堂”社会实践不仅是实践育人理念的实施,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关键。学生带着理论知识走进社会课堂,将社会需求转化为成长方向,以专业能力回应时代课题。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推动教育与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创新需求的密切对接,让专业教育在服务社会和强国征程中贡献力量。
撰稿人:刘祉葳 范艺馨 初审:郑彤阳 复审:高岩 终审:任伟、施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