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践行新篇,青春献力——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践·行-新课堂”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风采展示(一)
践行新篇,青春献力——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践·行-新课堂”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风采展示(一)
2025年04月07日

2025年寒假国际经济贸易学38名学子满心热忱,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奔赴祖国的12个省、17个市,从乡村田野到城市社区,从文化传承到科技创新,他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行动诠释担当在乡村实践、专业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理论宣讲实践等主题活动中,他们以青春之名,开启了·-新课堂”主题社会实践的精彩篇章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些意义非凡的实践瞬间,感受青年们在家乡热土上绽放出的璀璨光芒,见证他们在“新课堂”中的成长与蜕变。  

接下来,让我们一睹本科生们的实践风采。

 

实践类别:理论宣讲实践

项目成员:何璇 吴思瑶 周晓萌 于泽涵 邓禹晗 魏宇芷睿

实践概述:寒假期间,东北财经大学“智慧金融、安全同行——反诈智行宣传团队”赴辽宁省本溪市开展了一系列反诈宣传活动。该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金融诈骗的防范意识,严厉打击金融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活动中,团队成员通过专题讲座、反诈知识问答、金融知识小游戏、微电影等形式,向广大市民普及反金融诈骗知识。团队成员通过真实案例分析与讲解,引导市民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此外,实践团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一系列反诈骗宣传视频与图文,进一步扩大宣传的影响力。未来,实践团队将继续努力,将反金融诈骗宣传活动推向更加广泛的领域,为构建安全、和谐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理论宣讲实践

项目成员:季宸屹、张语宸

实践概述: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税韵青春护航队,参与“梁溪税韵”大运河税收普法项目。实践中,团队围绕梁溪区税务局运河公园普法场馆展开,在“税之古韵”“税之今韵”等展区深入了解税收历史文化,参与水上专线普法活动,并在实践后,整理资料、撰写报告、总结经验。此次实践,团队成员拍摄税法科普视频、走进社区宣传,提升公众税收意识。过程中虽然遇到困难,但团队成员积极反思改进这段经历让成长,未来实践团队也将继续为税收普法贡献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爱国主义教育实践

项目成员:丁一萱

实践概述:2025年寒假“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实践前夕,我查阅大量资料,了解九一八事变历史,学习历史文物鉴赏、史料分析方法,提升知识储备。活动中,我紧跟讲解员的脚步,在肃穆氛围里向先烈默哀,聆听悲壮往事,参与重现历史场景的特色活动,沉浸式感受先辈抗争精神。实践结束后,我认真整理资料、撰写报告,从事件背景、经过、影响等多维度总结。这次活动极大深化了我的思想认知,让我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的强大力量,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张艺菲

实践概述:2025年寒假,我有幸参与了大学生返家乡志愿活动,这段经历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在县团委实习,主要协助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与文件整理。筹备活动阶段,我深入参与,与同伴一起出谋划策,积极寻找活动场地,为活动顺利开展筑牢根基。在志愿活动期间,按照类别与编号将文件和资料归档,使它们井然有序。这段实习经历不仅全方面锻炼了我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也让我对社会公益事业以及更多岗位有了更加深层次的了解。这次寒假实践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在实践中磨砺,在服务中成长。我将带着这份收获,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中。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崔家鸣

实践概述:这个寒假,我参加了学院“践·行-新课堂”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团县委担任兼职干事,主要负责文件整理协助组织青年志愿服务和娱乐活动等工作。在文件整理方面,我负责归档和分类各类重要材料,提升了信息筛选和办公软件应用能力。此外,我还参与了趣味竞赛等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从方案制定到现场执行,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看到活动顺利开展,参与者们收获快乐,我由衷地感到满足,也更加理解了基层工作的价值。这次实践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工作能力,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我希望未来能继续参与社会实践,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符菀玲

实践概述:本次实践活动中,我通过深入临高县自然资源规划所,了解和参与自然资源管理及规划工作的实际操作,提升了个人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在活动期间,我主要参与了自然资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工作,跟随工作人员开展了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调研,并参与了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我深入了解了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土地使用政策及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不仅熟悉了自然资源规划的相关法规和政策,还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了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尤其是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同时,我也积极参与到规划报告的编写和数据分析中,提高了自己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不仅增强了我对自然资源管理的认识,也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李嘉欣

实践概述:春节期间,我参与了大学生乡村志愿者活动。在热闹的节日氛围里,我用扫帚清扫广场上的纸屑,捡拾废弃物,让龙源湖以整洁面貌迎接新年。与其他志愿者齐心协力挂起大红灯笼,为园区增添喜庆色彩。在装饰相亲角时,我们张贴福字与彩带,希望为单身青年搭建爱的鹊桥。看着焕然一新的龙源湖,心中满是成就感,虽然指尖冻得发麻,心却暖了。看到灯笼亮起、人群欢笑,才懂得,温暖就是这样一点点传递的,付出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每一份付出,都在为这座城市的春节增添一抹亮色。这次实践,让我在奉献中收获成长,也真切感受到春节里互助的温暖。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舒莉媛 冯菲 李依宁 刘诗钰

实践概述:这次寒假,我们小组赴铁路西社区参加了“聚星火,惠暖民”国画活动。我们在这次国画活动中掌握了国画基本技法,着重练习了中锋,侧锋和墨分五色,利用这些技法绘制了国画葫芦,学习了国画历史发展脉络。其中,画葫芦是重点活动,以留白作为葫芦上的光点,以侧锋画出葫芦大小深浅不一的叶子,以赭石和藤黄画出葫芦,以中锋勾勒出藤蔓。执笔画丹青,落笔映墨痕。通过本次实践,我们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代稞钰

实践概述: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社会保险事务中心的志愿服务实践中,我全身心投入基层治理与政策宣传工作。每天早到岗位,我耐心解答村民对社保政策的疑问,随单位工作人员深入乡村调研,走访农户,切实感受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此次经历不仅锤炼了我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更坚定了我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回馈家乡、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的决心。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扎根基层、倾听民意,才能真正推动家乡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张鹤楠

实践概述:寒假期间,我参加了家乡的政务实践活动。这次实践让我收获颇丰。我到家乡的交通运输局,主要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如文件整理、资料录入、会议准备和群众接待等。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繁忙与琐碎,但工作人员始终耐心细致,让我深受触动。通过与前辈们交流,我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还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这次实践活动让我对家乡的基层治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作为一名大学生,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范艺馨

实践概述:寒假期间,我回到家乡,积极参与了社区实践活动。我用脚步丈量家乡的土地,用双手传递温暖的力量。从社区服务台的方寸之地到现代化工厂的庞大装置,从书香弥漫的图书室到庄严肃穆的烈士故居,每一段经历都在提醒我:青年不仅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想,更要有脚踏实地的担当。我将带着这份收获,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实践答卷。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还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情。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范婧怡

实践概述:此次寒假我来到松岚社区参与社区托管服务,为社区内的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安全教育等多元化服务。在这段短暂而充实的寒假社区托管辅导经历中,我不仅帮助孩子们解决了学习上的难题,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也让自己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收获了许多成长和感悟。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艰辛与快乐,以及它所承载的重要社会责任。同时,我也期待着有机会再次参与这样的活动,为更多的小朋友带去知识,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邱微行

实践概述:通过2024年大洼区团委“扬帆计划”,我在党政机关积累了宝贵经验,掌握了档案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等技能每天处理大量公文,确保信息安全;利用Excel生成可视化图表,支持政府决策。我还积极参与基层志愿服务、暑期公益课堂、企业调研等活动,增强了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这段实践不仅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和政治素养,还让我深刻体会到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实践经历,不仅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坚定了我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image.png

image.png

实践类别:基层实践

项目成员:吴京尧 熊宇超

实践概述:我们“两个江西人”决定深入景德镇开展有关陶瓷技艺创新传承路径的调研。陶溪川陶瓷街区。通过与当地商人交流,我们了解到当地陶瓷商贩一直着眼陶瓷的款式与风格。陶溪川市集两条街的商贩无一例外摆卖着款式大同小异的瓷链,瓷娃娃......我们意识到,要传承陶瓷文化吸引外来游客不能只靠简单的实物文创。在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前往中国陶瓷博物馆,陶瓷工业博物馆学习陶瓷发展历史,充分了解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历史。最后一天,我们前往景德镇陶瓷研学中心,与当地研学负责人员进行沟通,现场体验陶瓷制作。我们认为陶瓷文化传承和发展应与现代科技结合如运用智能窑炉、物联网技术。我们发现还能将陶瓷与剧本沉浸体验结合起来,开拓红色研学新方向。

image.png

image.png

履践致远,淬炼青春。“践·行-新课堂”社会实践不仅是实践育人理念的实施,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关键。学生带着理论知识走进社会课堂,将社会需求转化为成长方向,以专业能力回应时代课题。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实践育人体系,推动教育与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创新需求的密切对接,让专业教育在服务社会和强国征程中贡献力量。

 

撰稿人:刘祉葳 范艺馨    初审:郑彤阳    复审:高岩    终审:任伟、施锦芳